董事会网观察到,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国企价值重估的双重背景下,作为 A 股市值第二大央企、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,中国移动(600941.SH/HK)的市值管理实践始终备受关注。截至 2024 年末,公司总市值达 1.8 万亿元,稳居通信行业全球第一,其市值走向不仅是资本市场对电信运营商价值判断的 “风向标”,更折射出传统巨头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重构估值逻辑的战略智慧。
本文将从 2024 年业绩表现切入,剖析中国移动市值管理的核心策略、现存挑战,解码董事长杨杰与董秘高颂革的管理哲学,并展望其在算力经济、6G 时代的价值提升路径。
一、2024年业绩回顾:稳中有进,数智化转型驱动增长
董事会网(dongshihui.net)查询2024年报显示,中国移动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,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.04万亿元,同比增长3.1%,其中通信服务收入8895亿元,同比增长3.0%。净利润达1384亿元,同比增长5.0%,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公司对“连接+算力+能力”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的持续投入与突破。
展开剩余80%在核心业务板块,政企市场收入2091亿元,同比增长8.8%,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线。移动云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,达1004亿元,同比增长20.4%,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。新兴市场收入536亿元,同比增长8.7%,其中产业链金融业务规模达1165亿元,同比增长52%,展现出金融科技领域的强劲潜力。
数字化转型收入占比提升至31.3%,较上年增长1.9个百分点,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。这一成果得益于公司在AI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领域的深度布局,例如“九天”通用大模型入选“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”,并在医疗、教育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。
二、市值管理的成绩与挑战:高分红护航,新兴业务待突破
(一)市值管理成绩:
1. 股东回报机制强化:2024年全年派息率达73%,每股股息5.09港元,同比增长5.4%,承诺未来凯狮优配三年将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75%以上。这一政策直接推动公司股息率稳居A股前列,吸引长期资金配置。
2. 回购与增持并举:回归A股以来,中国移动累计增持30亿元,回购并注销港股约10.7亿港元,有效稳定市场信心。
3. 投资者关系管理升级:通过反向路演、ESG主题活动等方式,与投资者高频次沟通,提升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知。
(二)市值管理不足:凯狮优配
1. 传统业务增长瓶颈:个人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.3%,移动用户净增放缓至1332万户,5G渗透率虽达55%,但ARPU值同比下降1.6%,反映出传统通信需求趋于饱和。
2. 新兴业务估值分歧:尽管移动云、AI等业务增速亮眼,但市场对其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仍存疑虑,导致公司估值仍低于全球电信龙头均值(PE 17.3倍 vs 18倍)。
3. 股价波动加剧:2024年8月,受市场情绪影响,公司股价一度下跌3%,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周期波动的敏感。
三、管理层画像:杨杰与高颂革的战略协同
1、董事长杨杰:
作为公司战略掌舵者,杨杰自2019年上任以来,推动中国移动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“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”转型。他主导的“CHBN”四轮驱动战略(个人、家庭、政企、新兴市场)成效显著,数字化转型收入占比三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。
在市值管理方面,杨杰强调“价值经营”理念,通过高分红和回购稳定股东回报,同时加大算力网络投资,2025年计划将算力投资占比提升至25%。
2、董秘高颂革:
作为资本市场沟通的核心桥梁,高颂革拥有丰富的电信行业经验和财务背景。他主导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,通过“央企ESG”主题路演、数字化沟通工具等方式,提升公司透明度与市场认可度。
在市值管理策略上,高颂革推动公司制定《市值管理办法》,将市值表现纳入考核体系,强化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绑定。
四、未来提升方向: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
1. 深化数智化转型,打开第二增长曲线
- 算力网络建设:2025年计划投资373亿元用于算力基础设施,重点布局超算中心、边缘节点,支撑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。例如,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AI数据中心,推动“东数西训”落地。
- AI生态构建:依托“九天”大模型,推出24款AI+产品,覆盖政务、医疗、工业等场景,目标三年内AI化产品客户突破3亿户。
2. 优化资本结构,提升股东回报
- 动态平衡分红与再投资:在维持75%以上派息率的同时,通过发行绿色债券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,降低财务成本。
- 股权激励深化:参考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,未来可扩大激励范围至核心技术人才,绑定长期价值创造。
3. 强化投资者关系,塑造科技公司估值逻辑
- 分拆业务上市:考虑将移动云、咪咕文化等新兴业务独立上市,释放细分市场价值。
- ESG价值挖掘:依托“东数西算”国家工程,量化算力网络的碳减排效益,提升ESG评级,吸引ESG基金配置。
4. 应对行业变革,布局6G与低空经济
- 5G-A/6G技术储备:参与3GPP R18标准制定,研发太赫兹通信、星地融合等技术,抢占6G先发优势。
- 低空经济突破:打造“四驱两翼”能力体系,在无人机物流、城市管理等领域落地50个示范项目,培育新增长极。
董事会网看来,中国移动的市值管理已从单纯的财务指标优化,转向“战略价值+生态价值+社会价值”的三维重构。通过高分红稳定基本盘、数智化转型打开成长空间、ESG实践提升社会认可度,公司正逐步摆脱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估值枷锁。
未来,随着算力网络、AI生态等新动能的释放,以及6G、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突破,中国移动有望在资本市场实现从“通信龙头”到“科技巨头”的价值跃迁。
发布于:江苏省正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